9月28日,梅县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走进梅县区检察院,对该院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视察,并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梅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芳,梅县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培军等参与活动。
实地视察 “检”阅履职
活动中,代表们首先实地察看了位于松口镇的检侨联络站、阳光未检工作站,了解涉侨检察工作和未检工作。梅县区素有“华侨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梅县区检察院以“守侨根、暖侨眷、护侨乡”为重点,创建“检侨同心 侨乡焕新”品牌活动,并在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松口镇搭建全市首个“检侨联络站”,同步设立阳光未检工作站。
“受理案件线索6件,开展了涉侨文物保护、侨批保护、非遗食品安全等专项监督工作”“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检察机关工作主动,为617名侨乡留守儿童建立起心理健康档案”……人大代表们一边翻阅工作台账,一边讨论着。
“区检察院在保护涉侨文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关爱侨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也探索了好的经验做法。”区人大代表刘永辉有感触地说。“希望这些经验做法能够惠及更多的未成年人。”区人大代表李伟提出了期许。“这是我们未检的关爱足迹,未来,我们会联合更多部门开展更多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梅县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培军现场回应。
视察的第二站来到了梅县区检察院的“阳光未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检察听证室,现场感受了“可看、可听、可触摸”的立体化法治教育模式。
“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和在课堂听课完全不一样,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和实景,清楚认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省人大代表卜永光对基地将法治教育与趣味体验相融合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认可。
“今天实地了解了检察工作,既看到了司法办案的严谨规范,更感受到了检察队伍的担当作为,检察履职成效让我印象深刻。”全国人大代表叶继联在亲自体验、实地视察后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座谈交流 建言献策
随后召开的座谈交流会气氛热烈。代表们结合自身履职、专业背景、关注领域,围绕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各抒己见。
全国人大代表叶继联着眼于服务大局工作的深化,他率先发言:“建议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民生领域精准治理,积极拓宽检民互动渠道。”
省人大代表卜永光来自企业,他对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比较关注:“希望检察机关能联合其它职能部门多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市人大代表赖志南关注普法工作,他提出:“加强偏远乡村的法治宣传,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区人大代表谢正是医务工作者,他聚焦未成年人健康领域,提出独到见解:“未检工作充满了人文关怀,作为医疗行业的代表,我希望检医能合力推动被侵害未成年人医疗救助、心理关爱综合救助体系的构建。”
梅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芳在总结时表示,代表们对检察工作纷纷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她进一步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以高效检察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法律监督主业,全力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四是加强过硬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梅县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培军认真倾听每一条建议,表示将一以贯之地把人大监督作为促进廉洁公正,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强大动力,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吸纳代表智慧,以更优检察履职回应代表关切,为梅县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